找回密碼
 登記成會員
搜索
查看: 15319|回復: 3

[圖片/文章] 如何選擇登山車的尺寸與調整 [轉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5-9-2012 02:49: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記成為會員,看更多精采內容!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登記成會員

×
選購一部用來運動的自行車,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車架的大小是否適合騎乘者的身材。車架大小的測量,一般是以車架立管的長短作為標準,立管越長的車架,車身長度也越長
MTB車架的選擇 (大齒盤)中軸心至立管頂端(這是我實際測量的經驗),每二英寸一個尺寸,作為車架尺寸的大小間隔,可從14英寸逐漸放大至22英寸5個尺寸。由於登山越野車的尺寸間距較大,也就無法以精確的公式計算來測得適合騎乘者的車架尺寸,只能就身高來選用大致合適的車架騎乘。台灣通常以14 1618英寸為主,適合騎乘者以身高為準,約為:F       14英寸為155公分以下、
F       16英寸者為155 -170公分、
F       18英寸為170以上、
F       180公分以上的朋友就要盡量尋找20英寸以上的單車了。
KPp9afPIed4mhiyx2gWvMQ.jpg


下表可供參考
龍頭尺寸的選擇
選擇自行車除了應注意車架尺寸是否適合身材以外,另兩項必須注意選擇的就是龍頭與把手的尺寸。龍頭長度的測量一般是以手上臂與下臂成90度,手肘頂住坐墊前緣(坐墊桿應調至坐墊中央位置),此時中指尖距離把手後緣應為三指幅至三指幅半的距離,如果車架的尺寸大致適合身材的話,可以選擇不同長度的龍頭來做進一步的調整,通長所使用的龍頭長度可選擇80mm90mm100mm110mm120mm130mm
把手寬度的選擇
登山越野車為了增加騎乘的操控性能,把手寬度遠寬於公路車,寬度多以56公分及58公分兩種尺寸為主,用在下坡賽專用的把手則寬度在63公分以上。
坐墊高度的調整
坐墊的高度影響著腳部踩踏的伸展程度,高度太低的坐墊,使得踩踏迴轉時腿部肌肉無法得到充份的伸展,因而無法作有力的踩踏,容易造成腿部疲累。此外,膝蓋前側的疼痛通常是因為坐墊太低而造成的。由於過度的伸張膝蓋,這個姿勢會對脛骨造成額外的壓力而產生疼痛。
如果坐墊高度過高,則同樣會減低踩踏的施力,同時由於踩踏時肌肉過度伸展,還容易造成腿部抽筋甚而造成運動傷害。通常坐墊調得太高會增加臀部的酸痛以及不舒服的感覺。每次踩動時的過度伸張腿部會造成阿肌里斯腱的發炎、腿後鍵肌群症候群和後側膝蓋疼痛的問題。 Edmound Burke 博士,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運動科學中心之教授提出另外的實驗,證明這個姿勢會導致下背和臀部的運動傷害。固定的鞋扣、加上調整過高的坐墊、會對膝蓋造成無法想像的傷害。
如何調整騎單車最有效率的坐墊高度?較簡單的原則是將曲柄轉到與立管成一直線的位置,然後坐於坐墊上,調整坐管至腳後跟踩在踏板時,腿幾乎為伸直時的高度
或是,可以用下公式可作為決定坐墊高度的參考:跨下長×0.885=大齒盤中軸至坐墊上緣的長度(沿立管測量)。以公式算出來的坐墊高,因個人的踩踏習慣不同,可作些微的高低調整,大約可上下調整 一公分 的差距。適當的高度是要長期騎乘測量出來的。此外,不同功能的單車其理想的坐墊高度不一(因為高度和操控性成反比),若是平地或越野競速(XC)則坐墊位置較高,以求較高的踩踏效率;下坡車(DH)、技術車(BMX)的坐墊較低以降低重心。

坐墊前後位置的調整

騎乘自行車運動時除了雙腿向下伸展的幅度外,還有一個影響踩踏施力的重要因素就是踩踏時雙腳前伸的幅度。坐墊前後位置其實與龍頭的長度及車架的大小有相對的關係。一般說來,購買非量身打造的車架多半為尺寸固定,再加上購買成車時,配備的龍頭也是固定的,所以適度的調整坐墊的前後位置可以達到更佳的踩踏效率並減低發生疼痛的機會。
決定坐墊前後的方法是,坐上坐墊,腳掌踏在踏板上,踏板轉至曲柄與地面水平,將腳姆趾根部的關節骨 (拇指丘)調整於踏板軸上方,此時從側面看膝蓋向下的垂直線應該與踏板軸呈一直線,前後不應超出5cm此時您的臀部與腳部處於最佳的相關位置踩踏最有效率。若是膝蓋偏後則將坐墊向前調整,膝蓋偏前則將坐墊向後調整。
踩踏效率上,坐墊位置偏後會造成腳部過度往前蹬踏使得踩踏迴轉順暢度變差且力量減弱,若是坐墊位置過於偏前,則會造成大腿無法自然向前伸展而減低踩踏效率。
在運動醫學上,坐墊前後的調整決定膝蓋彎曲的角度。Michele SCHARFF-Olson 博士,阿拉巴馬州 Auburn 大學運動科學中心的副教授同時也是 Reebok 自行車指導員指出,太前移的坐墊會影響骨盆的角度,而對下背造成壓力,而且會造成鼠谿和臀部的不舒適。反之,如果坐墊調得太過向後,你的腿部需要更加的伸張以踩動踏板,就像將坐墊調整的過高時,就會有下列的危險現象產生:腿後鍵肌群拉傷、阿肌里斯腱發炎和下背疼痛。
萬一車手無論怎麼調整坐墊的前後位置都仍有疼痛發生的話,在確認騎乘姿勢無大瑕疵的情況下,就可能要回頭檢查車袈大小是否合適,或是龍頭的長度是否偏差太多。必要時,就必須更改龍頭的尺寸,甚至換掉車架。

把手的高度的調整

假設座椅已經調在最理想的高度了,龍頭高度理論上,是要在一樣的水平高度附近,才算正常。
把手高度如果低於理想座椅高度時,車手身體必定往前傾倒,雙臂就必須支撐身體大部份的重量。當騎乘長距離/長時間時,肩胛骨及手腕必會酸痛。不用幾次之後,可能會形成運動傷害的問題。Burke 指出,如果手把位置太低,就會把大部份的力量都用在手部、手臂和肩膀上。這樣會造成手部的刺痛和麻木感覺,加速腕隧道症候群之症狀的惡化並且可能造成肩膀的疼痛。如果你是初學者、頸和背部有問題、軀幹肌群不夠強壯或是柔軟度太差的人,適當的手把高度更是重要。
如果把手高度過高時,雖然舒適度相對增加,但是後傾角度增加,風阻面積也會增加,速率必定下降。Scharff-Olson 警告太高的手把會影響你的騎乘技巧。如果身體太過挺直的話,會因為需要更強的力量下踩而無法達到完美的踩動循環之境界。
一般而言,把手固定處(龍頭頂端)與座墊面水平高度落差應+/ -5c m以內
新手較偏向舒適騎乘,可調整把手固定處稍高於座墊面在0 ~+ 5c m之間。如果是騎乘已較適應者、想較積極的攻擊及加速或經常爬坡需要出力的情形者,可調整把手固定處稍低於座墊面於0~ -5c m的範圍內,以便有較好的出力姿勢我們作個實驗,您現在站直上身用力以腳向下蹬地面,跟你彎下腰用力以腳蹬地面,你將會發現彎下腰蹬踏的力量遠大於站直上身時蹬踏的力量。同樣的騎自行車的踩踏也是一樣,彎下腰要比坐直身驅來的更有力踩踏,但這裡所謂的彎腰並不是真的去彎曲你的脊椎,而是挺直你的背,以大腿骨與骨盆連接處作為彎曲點,如此就能很自然而有力的踩踏,在自行車騎乘上能造成此種姿勢的方法就在於把手位置低於坐墊高度。
至於手把高度的調整大致有下列方法:

改變龍頭墊圈的位置
通常購買成車時,龍頭的上方或下方都會放些龍頭墊圈以備車手調整手把的高度。將置於龍頭上方的墊圈移至龍頭下方可增加高度;反之,將置於龍頭下方的墊圈移至龍頭上下方可降低高度。如果調整過後發現前叉上管突出龍頭許多的話,為了行車安全,最好到店家將突出的部份鋸掉一些。
萬一龍頭已經墊高到前叉上管的最頂端但把手還是太低的話,以經濟為考量因素,您可以以下的方式:


加裝龍頭增高器

市售的龍頭增高器約NTD 300~500之間,好像有兩種尺寸,可依實際需求挑選,再搭配龍頭墊圈做細部調整。加裝時請務必確認鎖緊。


更換一體式高角度龍頭

更換高角度龍頭除了增加把手高度外,同時也會縮短座墊與把手之間的距離。並且因為可選擇的尺寸不多,所以要找到剛好合適的確實需要點運氣。一般的標準龍頭其上仰角色約在5~10度之間,而高角度龍頭,大概固定上仰35~40度之間,會依照廠商推出的實際產品為準。


改用可調式龍頭

通常不建議改換這種龍頭,因為使用一段時間就容易鬆動甚至崩牙。如果您喜好略有困難度的道路,例如上下坡等,儘量不要使用此類龍頭,因為下坡時身體重量會往前壓,萬一龍頭鬆動或滑牙,後果不堪設想。

更換前叉

雖然有些不捨~~~,卻也是最好的方式。您可趁此機會昇級前叉~~~!!選購前叉上管還沒被裁減過的前叉組,龍頭的位置就可以隨個人適應的高度適度改變,再也不需彎腰駝背地騎自行車了。
另外,當增加龍頭高度後,如果原本變速線和煞車線裁的剛剛好,那增高以後線可能會不夠長,最好到車行再確認一下。

煞車桿距離的調整
一般而言,煞車桿與把手距離需要調整的機會不多。各煞車桿製造商多半會針對不同的產品提供說明書告知是否需要調整及調整方法。茲提供SHIMANO煞變一體變速桿的調整模式供參考。
煞車桿位置的調整
煞車桿/變速桿的位置除了考慮操控性之外,最好也考慮長時間操作的舒適性。通常過高的位置在長時間騎乘後,容易造成手腕疼痛,適度的調整其高度有助於改善此疼痛現象。一般而言,煞車桿的位置約略訂為為順著手肘、手腕及手指為一直線的位置,如此可減緩手掌長時間翹起而引發疼痛。


結論
  
上述的調整方法都只是通論,供入門者參考。最佳的尺寸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車手日積月累的訓練與偏好的路線而有些許的改變。因此,在您騎乘一段時間後,不妨再做一次些微的調整;譬如在腰部肌力增強的前提下,可試著提高些許的座墊的高度或是將座墊略往後移 一公分 左右來增加踩踏的效率等等。更建議您參加自行車團體,那裡通常有許多經驗豐富和藹可親的前輩可供咨詢。最後,希望你別因為買錯東西又受罪後而放棄了這麼好的運動。
原文:http://tw.myblog.yahoo.com/jw!gx ... prev=31&next=-1

發表於 5-9-2012 11:52:04 | 顯示全部樓層
腰短腳長同腰長腳短、踩街、XC、AM 及 downhill 已有不同尺寸,hea 踩及 racing 比賽嘅 setting 又唔同,所以千祈唔好信呢 d 所謂自己幾高就適合幾多寸車架之謬論。

因為不同牌子及款式嘅車架有不同角度,而配合不同長度前叉及尾避震長度及角度 (例如 NRS 可以有兩種角度)。另外,每個人身體肌肉強度不同,所以不同路面用不同肌肉及姿勢都影響車架選擇,因此,冇可能有一條 equation 或對照表可參考。

最準確方法係試車,果 d 乜乜 fitting 、對照表只可參考,不可實用。


 樓主| 發表於 5-9-2012 14:07:59 | 顯示全部樓層
egg_studio 發表於 5-9-2012 11:52 AM
腰短腳長同腰長腳短、踩街、XC、AM 及 downhill 已有不同尺寸,hea 踩及 racing 比賽嘅 setting 又唔同,所 ...

但是問題就是在於不同單車有不同的尺寸,但單車店店員、老闆的說話真的不可盡信,沒有任何 guideline 下,先用這一類簡單指引選擇,再自己試清楚及個人感覺。
所以我個人覺得這些指引仍然有一定價值!

所以同意@egg_studio 最後一句:「最準確方法係試車,果 d 乜乜 fitting 、對照表只可參考,不可實用。

發表於 6-9-2012 13:14:40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係腰短腳長,某晚試踩某版主CAAD9一小段路就覺得top tube長度未必岩我, 又或者車頭柱或seat 位關係.要試過至知,因為當初以為大家高度差不多,就以為setting一樣.
就連早前砌硬架,踩左兩次後,龍頭墊圈都要自己改番低才可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登記成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聯絡|手機版|香港大笪地

GMT+8, 22-12-2024 09:32 PM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