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天戰事的經過及英軍戰敗原因
1941年12月5日,三營人口約六萬人的日軍在距離深圳河邊境僅8哩的地方集結。12月8日零晨4時45分,向英、美宣戰,早上8時30分,在三六架護航機掩護下,日軍12架轟炸機轟炸啟德機場,令到駐港僅有五架皇家空軍飛機瞬間被�,陸軍方面,日軍的三個陸軍聯隊分成左、右翼及迂迴隊攻入新界。戰事一開始, 日軍便立刻橫渡深圳河, 3個步兵聯隊便向左、中、右三方進攻。由於新界沒太大戰略價值, 所以守軍便按他們的計劃, 退守至"醉酒灣防線", 並在撤退時把道路和橋樑破壞, 以增加日軍南下的困難。至當日黃昏,日軍己進佔大埔
第二天(12月9日)
日軍開進大帽山東、西一帶。守軍在新界的兵力薄弱, 僅有3營步兵駐防, 分別駐守在"醉酒灣防線" 的西段、中段和東段。日軍第228聯隊偵察得知城門碉堡的兵力薄弱, 即於午夜發動突襲。
第三天(12月10日)
凌晨4時日軍佔據了防線。下午,蘇格蘭營退往金山西南部,在那裡組成了新的防線。
第四天(12月11日)
上午,日軍已攻佔了金山一帶,東面亦進至大老山,這樣,城門防線盡失,對英軍是致命的一擊,日軍不但打開了通往九龍的鐵路,而且威脅著英軍的退路。於中午,英軍司令馬爾比少將為了保持實力, 決定把留駐新界及九龍的部隊撤回港島。同時, 他又下令破壞昂船洲砲台和九龍市區的戰略設施, 如油庫、船塢及發電廠, 以免落入敵人手
第五天(12月12日)
日軍攻佔了九龍馬爾比少將重新部署港島防務, 將原來的守軍混編成東、西兩旅, 並沿岸平均部署兵力。從12日起, 雙方開始發生隔岸炮戰。港島北岸在日軍猛烈炮擊下, 破壞極大。除軍事設施外, 港島市民也蒙受不少傷亡
日軍攻佔了新界,九龍後,本希望港島能不戰而降,於是進行了勸降工作。13日上午,日本派出勸降使者,押�香港總督祕書夫人作人質,從九龍渡海來香港,轉交酒井隆的招降信,信中威脅說:日本炮兵及空軍業已準備就緒,香港覆亡指日可待,繼續抵抗必使百萬良民生靈圖炭。楊慕琦總督幾乎是不加思索地拒絕了招降。還發通告表示香港能抵禦任何侵略。大英帝國,美國和中國都在支持香港,為和平而戰的人民可放心港府不會投降。
第七至九天(12月14-16日)
日軍展開猛烈攻擊,港島北岸受到嚴重破壞,防禦題系幾乎陷於癱瘓。日軍還展開了心理戰,日軍飛機投下傳單,上面瘦弱的中國人與肥碩健壯的英國人並肩而立,在煽動華人與英國人的對立情緒。越海飄來英文歌曲,來渙散英軍的鬥志。
第十天(12月17日)
日軍進行了第二次勸降,但同樣遭拒。日軍加緊轟炸軍事設施。晚上,夜色濃重,煙雨濛濛, 日軍3個聯隊在炮火之掩護下在北角至筲箕灣一帶登陸。日軍擊潰駐守該區的印度軍拉吉營後, 迅速向高地進發。19日黎明前, 日軍已佔領柏架山、畢拿山等處。守軍東旅旅長華理士准將雖下令反攻以圖奪回筲箕灣, 但都未能成功。
第十二天(12月19日)
19日黎明前,日軍已佔領柏架山、畢拿山等處。守軍東旅旅長華理士准將雖下令反攻以圖奪回筲箕灣,但都未能成功。19日早上,西旅位於黃泥涌的指揮部被日軍襲擊,其中加拿大軍及西旅的指揮官羅遜准將亦在此戰鬥中陣亡。另外,日軍乘100多艘汽艇和橡皮船在香港北岸強行登陸。日軍切斷了香港島上東線英軍和西線英軍的聯系,同時控制了蓄水池,切斷了英軍的水源供應。
第十三天(12月20日)
華理士得知229聯隊進入了淺水灣一帶, 即令皇家來福槍營反擊, 並想打通與西旅的聯繫, 又命印度軍遮普營一連從香港仔東進, 以打通南部大道, 然而均未能成功。另外, 北面日軍的228聯隊佔據了聶高信山的高處。但此時守軍在灣仔峽有好的防禦工事, 故日軍不能一舉攻佔港島北部。此時,日軍炮隊渡海參戰, 原留守九龍的2個步兵大隊也渡海增援, 加上天氣好轉, 日機亦頻頻出動助戰。日軍不斷向南推進, 還切斷了守軍東、西二旅的聯繫。東、西二旅的聯繫被切斷後, 守軍曾作出多次反攻, 但都不成功。
第十八天(12月25日)
香港在戰爭中迎來了"黑色聖誕節"。黎明時分,楊慕琦發表祝禱,號召軍民繼續反抗。上午,日軍作了最後招降, 但又給楊慕琦拒絕了。下午, 莫德庇向楊慕琦報告戰情, 說明守軍彈葯不足, 而且水源已斷, 實在無力抵抗。最後, 楊慕琦接受了莫德庇意見, 於聖誕日下午7時於半島酒店三樓, 日軍戰鬥司令室簽處無條件投降, 結束了18日的戰事,日軍佔領了香港。展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統治時期
軍事方面
日軍擁有強大兵力,人數雖然不足五萬,但卻是一支精銳部隊又有大量特工,軍備能從海陸兩路不斷補充及有良好的指揮及參謀人員。,而且,他們可以隨時向深圳增援,補給充足。日軍士氣高漲,且訓練有素,身經百戰。 英軍不但兵力薄弱,既使是後來增援的加拿大軍及印度軍,都是年青新兵,缺乏作戰經驗,雖然化其他的中國囚兵和香港義勇軍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有豐富經驗,但年老力哀。日軍的軍備先進且火力強大,擁有射程遠而破壞力大的大砲,士兵基本的裝備充足。作戰期間,日軍更成功切斷了敵軍的港島和九龍的聯繫,使敵軍在聯絡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難以組織。城門碉堡乃是醉酒灣防線最重要的一部分, 但駐軍出奇地少。該地原來設計120名守軍能堅守2星期, 但是城門碉堡被攻破那晚只得30人。結果令到防線的缺口打開了。醉酒灣防線雖被日軍所破, 但是九龍還有很多好的防禦工事, 如魔鬼山炮台。英軍那麼早便撤出九龍, 簡直浪費。
空軍方面
空軍力量強大,飛行人員質素高,可以完全達成任務。 軍備落後,缺乏空中力量及防空力量,而且力量薄弱只有一艘巡洋艦及數艘驅逐艦及炮艦,而且他常規軍備方面,更是難與日軍抗衡。香港唯一的6架古老戰機, 使到守軍失去制空權。
政治方面:
英國政府為保障本身利益,曾多次向日本妥協並採取綏靖政策。而英國一向不太重視香港,直至日軍侵略香港才下令調駐兩營的加拿大步兵防衛香港,當時,香港政府抱著三個目的抗日, (1)盡量阻止日軍南下,拖延日軍侵略東南亞行動,因英政府視新加坡等地有較高的價值,香港的重要性為次要。) (2)盡量消滅日軍。 (3)保持英國在遠東地區及世界的聲譽。基於上述因素香港的部一直不很積極,和日本處心積慮侵略香港,有很大分別。
英軍軍事方面:
英軍策略失敗,高估了自己的軍力,令港人對日軍的侵掠不以為是。
英軍的武器大部份也過時和殘舊,令反抗力量降低。
英軍由「雜排軍」組成,不同國藉的士兵造成隔膜,語言不通,產生誤會,令軍令傳達的效率降低,影響軍隊士氣和軍隊運作。
日軍軍事方面:
日軍在裝備及設施上均為當時最先進的,無論軍事裝備策略及指揮上,都比香港軍隊更勝一籌。而且日本早在一九四零年己對香港之侵略作預備,暗中派大軍到廣洲及深圳一帶,準備作侵之用。
對比雙方軍力以及士氣,便可知道英軍戰敗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