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寫過一篇叫「Mac OS X 的中文輸入法」的文章,試圖解釋 Mac 上的中文輸入法為甚麼跟 Windows 上的中文輸入法有別,以及介紹一個叫「香草輸入法」的程式,以解決大家的疑難。
隨著 Mac OS X 的不斷演變,類似中文輸入法這類貼近系統層面的軟件,也需要作出相應更新。可惜,當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推出時,「香草輸入法」並未能作出即時回應,後來「香草輸入法」又作出了一些改變,種種轉變都令舊用家感到不便。就在這時,台灣 Yahoo!推出了一個叫「Yahoo!奇摩輸入法」的軟件(據說是跟香草「合作」開發的),除了 Windows 版以外,竟然也有 Mac 版,而且跟 Mac OS X 的相容性十分高,安裝及使用也很容易。
像「香草輸入法」一樣,「Yahoo!奇摩輸入法」也為 Mac 用家提供了與 Windows 習慣一致的倉頡及簡易輸入法。現在讓我再將舊料又再翻炒一次,希望對剛剛接觸 Mac 的朋友有幫助。
倉頡輸入法的作者朱邦復先生在三十多年前公開了倉頡輸入法,並放棄了收取倉頡輸入法的版權費,讓中文電腦因此可以更普及。今時今日,無論在 Mac 或是 Windows 的平台,隨機都附送了倉頡及簡易中文輸入法。但大家有沒有留意到,Mac 上的倉頡或是簡易跟 Windows 上的是有點不同的?
不一樣的倉頡
首先說明,在 Windows 上的倉頡是第三代版本,在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上的倉頡則是較為「先進」的第五代。由於兩者的取碼法則有少許不同,對雙平台用家造成了不少困擾。
以假期的「假」字為例,在 Windows 上的輸入方法是「ORYE」;在 Mac 上的輸入方法則是「ORSE」,據說第五代的拆碼方法是更為「合理」。
老實說,自己用了倉頡二十多年了,老早就覺得不是所有的倉頡碼都能用「合理」兩個字來形容,很多字都是靠「習慣」及「死記」。無論由 Windows 到 Mac,或是由 Mac 到 Windows,要改變這個死記了多年的習慣,或同時強記著兩套不同的倉頡都會很吃力。
不一樣的簡易
大家都知道簡易(速成)是倉頡的變種,記熟了倉頡的基本字形及輔助字形後,只要能打出頭尾兩碼,就可在屏幕上看到符合條件的中文字,再在當中選取自己所要的,就能成功輸入中文,完全不需理會倉頡那複雜的取碼原則。但原來 Windows 及 Mac 在輸入了簡易的頭尾碼後,出現符合條件的中文字次序是有不同的。
例如要輸入麥客居的「麥」字,因為「麥」字的 頭尾碼是「JI」,在 Windows 上你會看到「守、宏、軔、專、麥、博、戟、蜜、寬」,「麥」是排在第五,所以它的輸入碼就是「JI5」;在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上輸入頭尾碼「JI」後,你會看到「轉、專、博、守、宏、麥、寬、蜜、蠹」,「麥」字今次卻排在第六,所以它的輸入碼就是「JI6」。(註:更令人苦惱的是,在 Mac OS X 10.5 Leopard 上輸入頭尾碼「JI」後,你看到的次序竟然跟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又是完全不同的!Apple 真會整人,難道每次升級都要我們記一套新的次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