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粵湘單車遊(四)不用買票的「綠皮火車」郴州白石渡
與舊建築一樣,舊鐵路同樣反映風土人文,而鐵路涉及範圍更大,動輒數十至上千公里,連繫不同文化和風俗,比舊建築更能夠記述歷史。白石渡站舊站房。
京廣鐵路上除了繁忙的載客和載貨列車外,還有一列只有兩卡車廂的「綠皮火車」。火車不收費,它原本是接送鐵路員工上下班,漸漸地,農民也乘搭它,把農作物從遍遠的農村帶進城市變賣。日復一日,就算是國內紅假,火車也照樣在路軌上慢慢行走。
每天中午,班次 8629 列車從湖南郴州站開出,南下白石渡站。我們遊畢粵漢鐵路後,在白石渡站趕上「回程」列車(回郴州站時從 8629 改為 8630 次),往郴州站。
在白石渡站,火車頭調動中,準備把列車駛回郴州站,班次從 8629 改為 8630 次。
列車只有兩卡;搭車不用買票。
火車站站停 — 大約 30 公里裏,有太平里站、坳上站、郴州南站,終點郴州站。我們從白石渡站上車,接送我們的旅遊巴就經高速公路往郴州,當列車抵達郴州,旅遊巴早已到達了;國內公路及高速公路網越來越完善,所以真正趕時間的人不會搭這班次,而這列車不算出名,慕名而來的遊客寥寥可數。
從白石渡站開出後,經過幾條橋和隧道。像三十幾年前的九廣鐵路柴油火車一樣,乘客可以走到列車的尾端,「第一身」感受列車進出隧道和走過橋樑的光景,不用冒頭顱被削去之險把頭伸出窗外。橋樑的名字看不到,但是幾個隧道口的牌匾勉強看得見,經過的隧道有南嶺隧道、海龍口隧道、萬壽二號隧道等等,其餘的看不到名字。
南嶺隧道。
萬壽二號隧道。萬壽二號隧道。
海龍口隧道。
火車頗殘舊,不算清潔。大概乘客來來去去都是沿線的農民,乘務員見慣是熟,所以他像乘客一樣坐着,只「乘」不「務」。乘客們捧着大包小包,有番薯、紅椒,一個跟一個上車,沒有爭先恐後(所以乘務員也閒着),自動自覺對號入座:沒有大型行李的坐在沒有風扇的車卡(稍軟的硬座) ;攜帶雞鴨鵝、蔬果等農作物的就坐在有風扇的車卡。
開車不久,幾個農民圍在一起,以本地話交談,後來發現我根本聽不懂,就用半鹹淡普通話和我們談起來(我們就操港式普通話)。他們說,日常每星期會出郴州兩次,把農作物賣了,在郴州住一晚,翌日搭火車回家。
約下午三時半,列車返到郴州。
郴州站就是平常國內的二三四等車站模樣,反而白石渡站很清潔和樸實,相連的新舊兩幢站房建築風格截然不同,各有特色。
白石渡站新站房有點維多利亞時期建築風味。
白石渡過去是鐵路貨物進入廣東的通道,同時也是樽頸,所以後來興建了新京廣鐵路。新線通車後(加上公路網發達),白石渡已大不如前,除了這列「綠皮火車」外,已停止了客運服務。
原文刊登於 egg studio 網站:《不用買票的「綠皮火車」:郴州 — 白石渡 8629 次》
頁:
[1]